七月的商業周刊1076期出現了一個相當聳動的標題『10歲玩出領導力』內容提給一個新觀念正在產生:學術研究實證,電玩可以玩出領導力
商業週刊官方網站原文請參考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3669
由於個人從小就打電動(街頭的投幣電玩)
高中時期玩到幫雜誌社寫遊戲攻略與評論
出社會開漫畫店賣電腦遊戲,最後乾脆開網咖可以自己邊打電動還可以邊賺錢自己至今仍是網路遊戲的重度玩家,又剛好是文內所提及的網路遊戲”魔獸世界”的玩家,
所以這自然是個人相當感興趣的話題
不過最近工作真的是太忙了,而且這個主題內容對現階段的我沒有加薪的幫助 ... Orz 所以我一直未詳細去閱讀內文(我現在雜誌都用ZINIO電子雜誌,相當方便收藏與翻閱) 僅把商業週刊的標題 PO 出來
一直到上週終於比較捉到搭長程火車的空檔在火車上用 NB 將全文看完
現在剛好出差在旅社閒閒沒事,好吧 PO PO 文,鍛鍊一下已經快"空孤立"的腦子
我並沒有因為打電動當上 CEO 更不敢說什麼打電動訓練領導力,因為遊戲世界跟真實社會其實滿像的, 領導階層畢竟是少數人(不過人人有機會) 而且我想或許身為父母的人,更關心的其實是如何拯救或是避免子女沉迷于其中吧!
其實該期的商周已經有提出了一些相關討論
商業週刊官方網站原文請參考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3674
裡面幾個主要論點
1.上癮不等於疾病。不管孩子迷什麼,關鍵在你的陪伴
2.「電玩腦」不一定變笨。(還好我真的不太笨)
3.打怪不見得會學壞。 (嗯!我也不太壞)
4.玩電動未必就會「宅」。十歲前培養好閱讀力,再讓他碰電玩
5.把握餐桌上對話時機。和孩子聊遊戲,教孩子學自制自律
6.用17個問題走進孩子的心
7.好遊戲中可學得的16項"寶物"
個人小朋友還很小,所以沒辦法在教育小朋友方便提供什麼經驗,不過個人開網咖的經驗,網路遊戲真的非常容易上癮,人們透過網路可以拋開現實的許多不愉快,重新塑造他的人生,於是許多人在其中終於獲得了別人的"肯定"
網路世界也是新的一種人與人的聯繫方式 (你可以把他看成是有電腦動畫的MSN) 我跟太太在未生小朋友之前,其實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透過網路遊戲溝通聊天的, 在玩網路遊戲之前,兩個人下班回到家(以前我母親堅持自己住,所以我們是下班先到我母親那看看他,並一起共進晚餐,再回到住處)大家早都累了,談工作談柴米油鹽醬醋茶往往更是煩躁, 而老婆大人愛看的電視我又沒興趣, 所以往往是各做各的事情,只有睡覺才在一起。後來一起玩網路遊戲(嚴格說是老婆大人陪著我玩) 在一起遊戲的過程中, 大家可以在遊戲的過程中比較輕鬆的閒聊,反而比之前溝通增加了許
多溝通與分享的機會。
網路世界像是一面鏡子,照應最真實的自我:
有人說網路是虛幻不實的,但個人卻認為其實虛幻中帶有強烈的真實, 許多人自以為在網路世界他可以扮演另一個不是他的他。因為對方碰觸不到真實的自己,所以反而其實在虛擬世界中自己所扮演的往往卻是最最真實不受道德倫理約束的自己。
網路會讓人變宅嗎?
之前我網咖就有兩兄弟,家裡很有錢,電腦與網路自然並不缺乏,但是兩兄弟不在家玩卻一定要到我的網咖來,因為他在網咖可以跟許多人真實與即時的接觸互動,說不一定還可以藉此逃避家長的關切,最後他的父母跟我說沒辦法至少在這他可以找到他的小孩
如同商周原文所提, 如果你無法避免, 也許應該正面去面對他就像 Wii 引起的全家娛樂風潮一般,盡量讓他導入正軌
嗯!午夜12點了,該收工休息準備明天的工作了,也許改天在寫寫關於遊戲的部分獻給我那些還在無盡 RAID 中奮鬥的戰友們吧!
我寫這篇之前在網路上搜尋到的一部分相關討論僅供參考:
10歲玩出領導力?商業週刊真能信?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ungmin/3/1308801791/20080710165448/
商業週刊1076期,他這次的封面標題是《10歲玩出領導力》。
http://blog.pixnet.net/lingz369/post/20492175
從小玩線上遊戲,十歲玩出領導力,妳贊同嗎?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1837096&bid=6&r=2&page=1
本期商周封面故事:10歲玩出領導力
http://home.gamer.com.tw/blogDetail.php?owner=sega&sn=3193